中新健康丨专家:乳腺癌筛查不是“一筛了之” 精准诊疗需要贯穿全局
中新健康丨专家:乳腺癌筛查不是一筛了之“一筛了之” 精准诊疗需要贯穿全局
2025-07-22 13:49: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阳禾 责任编辑:刘阳禾 2025年07月22日 13: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网北京7月22日电(记者 张尼)“乳腺癌治疗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包含医疗知识普及的中新准诊不均衡、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健康家乳枣庄市某某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不均衡、医生和医生之间的丨专贯穿信息不均衡,还有药物资源的腺癌不均衡,这也导致不少患者在治疗中花了钱还走了弯路。筛查”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副主任、不精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候任理事长江泽飞日前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说。疗需
为何很多女性一发现就是全局晚期?
据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2022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为35.72万例,一筛了之枣庄市某某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女性癌症中仅次于肺癌,中新准诊占癌症新发病例数的健康家乳15.6%。乳腺癌已成为威胁中国女性健康的丨专贯穿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尽管近年来“两癌”筛查在我国持续开展,腺癌但现实中仍有不少女性一检查出来乳腺癌,筛查就到了中晚期。
“我有一个患者乳房都烂了她才看病,她说自己没有去做‘两癌’筛查。还有的患者可能因为一次漏通知或者疏忽,就错过了筛查,导致延误了诊断。”
江泽飞告诉记者,对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来说,定期持续的筛查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我们要避免一些中老年女性该查不查,五年、八年都不去查,但也要避免某一个单位买了一个设备,十八九岁也去频繁筛查,应该针对不同发病年龄的危险度去制定筛查计划,而且筛查也不是扫一遍就过,今年筛完了,来年就不筛了。”
江泽飞认为,除了推广筛查外,还应该建立档案和数据,根据患者危险度进行分级,有家族史或者存在不典型增生病史的患者,则应缩短筛查间隔至半年或3个月,45岁以上女性每两年还应做一次钼靶。
为何要强调精准诊疗?
“现实中,我们行业指南所约定的一些早期治疗就能报销的产品,有时病人没能用上,或者医生没想到用,到了晚期以后,反倒较多地使用,这个效益比和效价比其实不太好。”
江泽飞说,由于一些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导致目前很多乳腺癌患者并未得到最为经济有效的治疗。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精准诊疗的重要性。
“不同的分期分类治疗是不一样的,有靶点没靶点也不一样,我们既不能滥用药物,也不能不用药物,所以在疾病诊断的初始,就应该有一个很好的精准分类和分型,把药用到合理之处,这样既能够争取治愈,也能够避免浪费。”
江泽飞认为,精准诊疗要贯穿到全局,要强调精准检测的重要性,因为只有精准检测后,才能按照疾病类型去治疗。
但现实中,不少患者面临检测费用过高的困境。对此,江泽飞认为首先应该规范检测的程序和标准化,其次要有合理的价格,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接受度。
在他看来,无论是筛查还是对于疾病的科普工作,都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情,也是基于此,CSCO联合发起了乳腺癌精准诊疗系列人民名医科普,“我们希望专家不要只把荣誉放在桌上,希望他们能够走到医院,走到社区,走到基层。”(完)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生活频道
(责任编辑:时尚)
- 高温“苦夏”,医学专家“支招”养生要点
- 刚刚,金价突然大跳水!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伦敦框架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 曾毅被曝遭软封杀!歌迷证实今年演唱会全部取消,风波后状态颓废
- 中新健康丨穿红衣可能比白衣更凉快?
- 李嘉欣庆55岁生日现场曝光!穿着洋气但脖子松垮,太瘦了双颊凹陷
-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抵达特检组接受调查
- 偶像剧女王现状:一个拼命生娃,一个坚持不婚
- 电力负荷连创新高 电网能否撑住?
- 各位辣妹,航海去吗?
- 凤凰传奇突传!多场演唱会取消,原因曝光曾毅状态堪忧 引发猜测
- 李嘉欣庆55岁生日现场曝光!穿着洋气但脖子松垮,太瘦了双颊凹陷
- 德国防长宣布加强对乌克兰防空援助
- 今年的爽片天花板,一上映就杀疯了
- 美国财长:目前不急于确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继任者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伦敦框架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 “小巩俐”周显欣,和制片人丈夫生一子,如今49岁模样大变很幸福
- 水果有一点发霉没关系,削掉后可以吃?丨中新真探
- 中新健康丨专家:乳腺癌筛查不是“一筛了之” 精准诊疗需要贯穿全局
- 这6只包太火了,今年流行的风格都离不开它
- 山药黏液微粒胶 兼具伤口止血和黏附性能 views+
- 糖尿病须终身服药?这些情况可以“缓解” views+
- 爱国卫生月:儿童如何保持健康体重?专家支招 views+
- 雨水多、湿气重 缓解“春困”有良方 views+
- 在长春见青春!长春假日游线上线下玩到爆! views+
- 吃辣椒除了过瘾居然还有隐藏好处? views+
- 中新健康|中国专家成功探索“极速康复”管理 带来医疗成本控制新策略 views+
- 中新健康丨开工成“特累”族 专家支招巧解“节后综合征” views+
- 陪诊师变身“号贩子” 行业边界亟待划清 views+
- 新型疫苗有望终止结核病流行 views+